close

第二日‧2018.04.29‧Brno布爾諾

 

到達維也納機場已經是29日的上午近7點左右,一如他人所言,海關通過速度迅速,因為等行李還是耽誤不少時間,加上我們搭乘的班機延誤,導致我們原先預定要搭乘的BUS車票就這樣報廢,甚至得找其他交通工具才能進行移動。

04.jpg

在機場找其他移動方法時,正好遇上和我們同班機的四名台灣自由行旅客,互問之下才知道大家都因為這次的班機錯過了搭車的時間,在歐洲不管甚麼車種幾乎都準時發車,所以誤點了也只能浪費掉之前預訂的車票了。

對方四人要去布拉格,而我們要去布爾諾,從方向來講是一致的,所以便一起搭伙,本來還想著對方四個成年人,甚至還有兩個男人,應該會有解決辦法,結果沒想到最後還是仰賴我家小妹,在查詢後,發現只有國鐵OBB有到我們要去的布爾諾,只能多花三張車票,共123.6歐的車票,在買完後,小妹甚至還幫忙那四個人買票呢。

(從此此事件為旅遊記錄上永遠的痛,史稱123.6事件XD)

05.jpg

 

由於布爾諾先到,所以我們在短暫的同行兩小時左右後就分開了。

一般而言來捷克遊玩的人很少會來布爾諾,儘管它是捷克的第二大城市,但布爾諾比較偏屬於工業城市,故相較於遊客眾多的布拉格,它就顯得較為安靜,但我個人還是挺喜歡它的氛圍,感覺很自在悠哉。

 

【布爾諾】

是捷克的第二大城市,自1641年起就成為摩拉維亞的中心城市,現在也是南摩拉維亞州的首府。

5世紀開始已經有人居住,至1243年獲得特許狀。14世紀輪流與奧洛穆克 (原來的首府)召開地區議會。胡斯戰爭時的親胡斯軍隊、三十年戰爭的瑞典,以至普魯士在1742年的攻勢,都未能讓這座城陷落。

1777年升為教區。18世紀開始工業化,被譽為「摩拉維亞的曼徹斯特」。1847年安裝煤氣街燈,1867年開始電車服務。但同時舊城堡亦成為監獄,囚禁奧匈帝國的政治犯。該區域歷史上一直是德意志人聚居區。

在捷克斯洛伐克成立的同一年(1919年),馬薩里克大學成為捷克第二所大學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嚴重破壞,戰後該地區德意志人都被驅逐。戰前當地是現代主義文化的中心之一。由密斯·凡·德羅設計的圖根達別墅(Villa Tugendhat)在200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在布爾諾的一家修道院,遺傳學家孟德爾完成了著名的豌豆花雜交實驗,提出了遺傳學定律。

 

由於鎮子不大,因此很多景點都連在一起,基本上只要徒步都可以到。

而且並不是甚麼知名景點,所以觀光客不多,整體步調非常悠閒緩慢,多是自由行散客,大家都很隨興地走來走去,偶爾拍拍照,或是隨便找個店坐下喝杯咖啡吃個點心,這種感覺讓我回想起之前去日本松本市的那種舒服清閒的氛圍。

我們預訂的飯店就位於布爾諾車站出來的斜對面,非常明顯,那也是很多觀光客會選擇的飯店,由於才不過上午十點多,我們先去寄放行李,然後開始去閒逛。

06.jpg

 

大約快十一點左右,我們連地圖也沒拿,就隨意挑了個街道開始閒晃,走著走著就到自由廣場,廣場上還有黑死病紀念柱以及瘟疫紀念柱,我們剛到就聽見鐘聲響起,雖然敲了12下,但事實上那時候才11點。

 

在布爾諾,主教座堂的鐘樓每天上午11點要敲響12下午時鐘,以鐘聲紀念三十年戰爭。

因為在1618年-1648年的30年戰爭中,瑞典軍隊兩次圍攻布爾諾,久攻不下,瑞典的Torstenson(托斯塔森)將軍曾誇下海口,說能在正午12點攻陷布爾諾,否則退兵。

11點時已經兵臨城下,眼見要淪陷,此時負責守城的將領Jean-Louis下令提早一小時敲響教堂鐘聲,瑞典將軍不察,未及發任何槍砲便遵守諾言退兵。

此後敲午時鐘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,從那天起聖彼得和保羅大教堂每天上午11點的鐘都會報為正午。

 

【自由廣場】

建於13世紀,最初是下城市集。廣場上有個顯眼雕像,BRNO人覺得像男性生殖器,故稱它為Cock Clock。

其實這是由Oldřich Rujbr及Petr Kameník創作、以非洲花崗岩為材質、造價一千兩百萬克朗的BRNO天文鐘,外觀採子彈造型,是為紀念1645年瑞典攻打這座城市時,教堂中午鐘聲提前11點響起,從而讓瑞典君對撤退的傳奇故事(與布爾諾主教座堂有關),每天早上11點,繪有一個大理石風鈴從底部的四個開口出現,只有幾秒、底部開口就會關起;時鐘底部會不斷旋轉,如果戰對角度就可以看到時間。

BRNO天文鐘.jpg

自由廣場北面有座建於1680年、1689年落成的瘟疫紀念柱,柱頭是白色鑲金的聖母像主,歷史可追朔到13世紀初,14世紀後半到16世紀後半被改建成現今模樣,改建時追加了92米糕的哥特式塔,1995年被列為國家文化古蹟。

黑死病紀念柱.jpg瘟疫紀念柱.jpg

然後往上走去參觀聖伯多祿聖保羅主教座殿堂,老媽還說這是她在歐洲看過最漂亮的教堂。

不過教堂內部擺放了禁止照相的圖示,話雖如此還是有不少人拿出相機拼命拍,我們在猶豫幾秒,選擇放棄,所以沒能讓大家看到教堂內部的景致,不過這一趟下來,我也覺得還是這座教堂最好看,也許是因為它是我在歐洲看到的第一個教堂吧,後來在其他幾個地方看的感觸並沒有第一個看到的深。

聖伯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.jpg

 

【聖伯多祿聖保羅主教座殿堂】

 

走出布爾諾車站,左方高地上即可看到聳立建築,正是彼得保羅教堂(步行10分鐘),登塔頂須另購票。教堂後有座公園可眺望整個布爾諾。

84米高的雙塔是布爾諾的地標,建於15世紀的聖保多祿聖保祿主教座堂。座落於捲心菜市場西南的彼得羅夫山上,是布爾諾頭號地標。

教堂原是11世紀羅馬教堂,傳說布爾諾的第一座教堂,之後改為哥德式。兩個聳立的84米高的雙塔正是新哥德式建築最佳標記,內部為巴克羅風格。

兩座樓塔由奧古斯特‧柯爾斯塔建於1904-1905年,重建後為新哥特式建築風格。

教堂內部的主要參觀點是正面的彩色玻璃和另一面壯觀的管風琴。

側翼放了一座高11M的主祭台,由Vienna雕刻家Leimer於1891年製成,但只能隔著玻璃參觀,只能拍蛇形門留念,另一文藝復興主教宮不對外開放。

主教座堂正門上方克著拉丁文的馬太福音經文:「凡勞苦擔重擔的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必使你們得安息。我心裡柔和謙卑,因此你們要負我的軛,且要跟我學,你們魂裡就必得安息。因為我的軛容易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」(馬太福音11,28-30)

【軛:聖經中指用一根杆子,. 套在兩頭以上的牲畜的頸和肩上,使牠們能一起耕種。象徵捆綁人的枷鎖。在政治上,象徵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,】

 

參觀完後,沿著坡道慢慢走下來,途中經過了舊市政廳,看見了那個傳說中歪掉的柱子。

布爾諾老市政廳.jpg

 

【舊市政廳】

建於1240年的布爾諾老市政廳,現改成歷史博物館。市政廳大門上有五根雕刻華麗石柱,中間那根卻是歪的,關於它外觀雕塑有個故事,據說當時市政廳請了大師級工匠Pilgram建造,雙方約定工資為3磅銀子,但建造到一半工匠要求先預支部分款項,市政廳卻希望等完工後再支付,工匠一怒就把中間那根象徵正意的雕塑改成彎的。等市政廳發現後要求他重新雕刻,工匠卻回答:「尊敬的領主,你的話就像這大門歪曲的石柱一樣,沒有人能夠修正它。」

在官員找他理論前,工匠早已離開,據說後來去了維也納為聖史蒂芬教堂雕刻。

 

舊市政廳內的走道放置著一個圓輪和一隻巨大鱷魚,這兩者象徵著布爾諾的兩則傳說故事。

【布爾諾龍的傳說~巨大鱷魚】

布爾諾龍.jpg

在中古世紀,曾經有一隻怪獸橫行於布爾諾 (Brno)大街,到處獵殺家禽和羔羊,大家都對牠束手無策,外頭的商人不敢進城了,就連婦女要上街買菜也要小心翼翼,避免這隻怪獸突然的攻擊。當地居民和和官員絞盡腦汁想辦法擺脫巨獸的糾纏,決定提供一筆高額的賞金,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,希望有勇士能跳出來解決困惱他們的巨獸,當尋賞公告張貼出來時,也幫巨獸決定了名字,布爾諾龍(Brno Dragon)。

懸賞公告張貼出來許久,可能基於對陌生巨獸的恐懼,都沒有人敢出來面對布爾諾龍(Brno Dragon),直到一位雲遊各地的屠夫經過這個城市,看到了公告,他告訴布爾諾 (Brno)居民,他有辦法解決巨龍,但需要一大塊的牛皮和一大袋的石灰。雖然大家都對這個旅人半信半疑,也不知道他要牛皮和石灰做甚麼,但既然有人挺身而出要面對巨龍,再多的牛皮和石灰都也都值得。

拿到牛皮和石灰的旅人,很迅速的將石灰裝滿牛皮縫製的袋子裡頭,將牛皮袋丟在布爾諾龍(Brno Dragon)經常出沒的草叢中,自己則隱身躲藏等待龍的出現。不久布爾諾龍(Brno Dragon)真的被牛皮的血腥味吸引前來,大口的撕咬這個致命的食物,大塊朵頤後的巨龍滿意的漫步向河邊,開始大口喝水,沒想到喝下的水為牠帶來了致命的傷害。原本在牠肚子裡頭的石灰碰到水後開始產生化學變化,轉變成強鹼的石灰水侵蝕著牠的胃,布爾諾龍(Brno Dragon)一開始尚能忍受這痛楚,直到石灰水穿透了牠的胃,牠痛苦的在地上翻滾、哀號,直到死去。

最後聰明的旅人帶著布爾諾龍(Brno Dragon)回到城鎮,獲得英雄式的歡呼和獎勵,布爾諾 (Brno)居民也把巨龍懸掛在城門下方見證被他們收服的布爾諾龍(Brno Dragon),後來因城門拆了才轉移到舊市政廳(Old Town Hall)的廳廊下。

 

【布爾諾輪傳奇】

布爾諾輪.jpg

故事發生在1636年,一位居住在Lednice的年輕工匠Jiri Birk一如往常在酒吧和一群朋友喝酒、聊天,酒後三旬後他開始和大家吹噓精湛的手藝,但是沒有人理會他,於是他越說越神奇,最後他說他可以砍樹做車輪,並將車輪滾動到67公里外布爾諾(Brno),一切將在12個小時內完成。大家聽完哄堂大笑,沒有人相信他能做到。於是他和大家打賭,若是他做到了,在場的每個人要給他一個錢幣,若是他做不到,他請在場的所有人免費喝酒,約定時間訂在隔天的清晨6點起算,Jiri Birk必需在傍晚布爾諾 (Brno)城門關上前,將輪子滾進城。

Jiri Birk手藝超乎大家想像,他隔天一早,迅速砍樹、製輪,時至中午,一個嶄新的車輪已出現在眾人面前,就在大家驚呼不已時,他開始滾動車輪朝布爾諾 (Brno)前進。67公里的路程對年輕的Jiri Birk或許不是難事,但是外帶滾動一個笨重的車輪就令當別論,路途上他一度想放棄,但想起酒吧裡大家輕蔑的笑聲,鼓舞著他繼續滾動車輪前進。最後他真的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,將車輪滾進了布爾諾 (Brno)市中心。為了讓朋友信服,Jiri Birk特地找了布爾諾 (Brno)市長Gabriel Grimm見證此事,最後Jiri Birk帶著市長的手信回到Lednice,和大家證明了他不凡的能力;市長則將車輪懸掛在市政廳(Old Town Hall)的廳廊下供大家回憶這項不凡的任務,這也是大家現在看到的布爾諾輪 (Brno Wheel)。

從2006年開始,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六,布爾諾 (Brno)都會舉辦滾輪大賽來紀念這個傳說。比賽3人為一組,1人滾輪,2人騎腳踏車跟隨,隨時更換滾輪人員保持最佳滾輪速度,最快到達市政廳(Old Town Hall)廳廊,摸到布爾諾輪 (Brno Wheel)的隊伍便是冠軍。

 

在舊市政廳的旁有個小店鋪,裡面除了販售小紀念品外,也有免費地圖可以索取,雖然後來發現地圖的用處並沒有那麼大就是了。

雖然吃過早餐的飛機餐,但從我們出機場後就一直沒有吃東西,又看見周圍不少咖啡店或餐廳多少都有遊客坐在那裏曬曬太陽、喝個咖啡或啤酒,讓我們也耐不住心動的挑了間店進去享受在歐洲的第一杯咖啡。

P_20180429_114535.jpg

P_20180429_114747.jpg

在休息過後,我們又繼續在城鎮中亂晃,這大概是城鎮不大的好處,怎麼晃也不擔心自己可能會迷路。

還看見了布爾諾的地上電車,不過因為沒甚麼必要,所以就沒搭了。

路面電車.jpg

原先走過了自由廣場,這一次則來到了捲心菜市場。

 

【捲心菜市場】

捲心菜市場,創建於13世紀,出售水果蔬菜花卉等物品。

廣場中心有座帕納瑟斯噴泉,安放於1695年,採用巴羅克風格,描繪寓言中的形象,是大力神海克力士力壓三頭神獸,下面圍著3位女性,分別是巴比倫(皇冠)、波斯(聚寶盆)、希臘(箭袋)。

帕納瑟斯噴泉.jpg

不過現在這幾個廣場上都是讓遊客休息曬太陽的地方,我們去的時候並沒有甚麼特別的節慶或活動。

在準備回飯店休息時,才終於發現一般人最開始會找到的重要指標:奴隸之屋。

因為奴隸之屋的對面就是遊客服務中心,所以按理說這是最顯眼的地標,但我們卻一直到要離開才發現到它,更無語的是其實它就在自由廣場的旁邊,離那個特殊的天文鐘超級近。

奴隸之屋.jpg

飯店的房間不算小,格成兩間房,一張沙發床、一張雙人床,在歐洲的雙人床似乎都會分成兩床被,這在台灣的話就是一床大被給解決了。另外浴室也不算小,甚至還有浴缸,聽說在歐洲的住宿較少有浴缸,通常都只有淋浴。

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沒有熱水瓶,想要熱水得到樓下櫃檯詢問,不過我們想著只有一天就沒有去問了,直接在超市買了幾瓶水。

P_20180429_142038.jpg

P_20180429_142049.jpg

P_20180429_142113.jpg

順帶一提,在歐洲買水一定要注意,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買成氣泡水,甚至你在買之前也看不出來它到底是一般水還是氣泡水,然而上面的標語又看不懂,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去問店員,這樣才能避免買錯。

水和氣泡水.jp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軒轅萱(月函嵐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